湛江市第三十一中学欢迎您
手机站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教学 >教改前沿 > “同课”绽放精彩 “异构”碰撞火花——2024年湛江市坡头区区域学校第六研训共同体初中生物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同课”绽放精彩 “异构”碰撞火花——2024年湛江市坡头区区域学校第六研训共同体初中生物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发布日期:2024-11-11 13:00:31

        教无涯,研无止。为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深化品质课堂教学,营造校际间教学研究、互帮互学的良好氛围。2024年11月1日在我校举行了研训体内八年级生物学科“同课异构”暨生物中考备考教研活动。

一、课堂执教展风采     

        来自研训体不同学校的两位授课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实际学情,采用不同构思、切入点、侧重点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流程,呈现出异彩纷呈、异曲同工高效课堂。

        湛江市第三十一中学的周乐瑶老师,重视教师的引导性,通过生活中鸡蛋的作用引入新课,采取“师—生”问题链的方式展开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连贯,环节紧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参与度高,课堂效益高。1-1        坡头区上圩中学的麦晓婷老师,重视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发挥及师生间的互动交流,给予学生充分自主思考实践的空间和针对性指导,呈现生成性课堂,彰显师生双主体教学理念。1-2

二、思维碰撞谋发展

        听课结束后是“同课异构”评课和生物中考备考研讨会。大家各抒己见,对周乐瑶老师和麦晓婷老师的课堂风采给予了肯定和赞扬,并对如何提高该课堂效率提供了专业化指导:9

        南三中学吴晓君老师描述了自己在教授类似课程时采用的一个实验方法,即使用注射器向卵黄膜内注入空气,以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结构的变化。这种方法给学生带来了强烈的震撼感,相较于使用解剖针的方法,印象更为深刻。在提到使用注射器时,她也强调了安全问题,指出在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安全。10

        上圩中学周永科老师指出,在讲解胚盘时,需与人体发育中的胎盘明确区分,防止学生混淆。同时,他提出老师应在课前进行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实验步骤和预见问题。此外,还应注重升华教育,鼓励学生面对困难时保持内心坚韧,努力学习。

        区教研员吴小燕老师认为,周老师的实验教学展现出了其细致入微的安排,通过亲自实验并制作成动画展示,将每个步骤都清晰呈现给学生,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实验过程,还涉及了与考试紧密相关的多个知识点。然而,学生在实际操作时可能感觉时间稍显紧张,对于实验对象(如鸟卵)的结构和功能认识方面的引导也有待加强。麦老师的实验教学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师生互动。她给予学生充足的实验时间,让他们能够充分参与到实验中去,同时积极参与学生的实验过程,几乎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她的指导。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对于实验对象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更直观的理解。

12        区教研员、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温酿老师依据现实基础,在肯定两位授课老师的教学之余,也指出其与生物中考备考现实冲突下的困境,并为两位年轻教师在中考备考方面做了详细的指导:如何提前规划,夯实基础;如何增强巩固训练的策略,如何在教学中聚焦中考;如何合理利用课时,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推动生物核心素养的落地。13        韩田生主任对本次研训体的“同课异构”活动非常认可,认为这次活动对两位担任八年级生物中考任务的年轻老师可谓十分及时,相信两位老师对接下来的课堂把握和备考都能做得更好。11        李瑞副校长感谢教研室对我们第六研训体生物中考备考的支持,期望往后研训体间教研活动的多开展,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14        区教研员吴日权老师做最后总结。他对两位年轻老师的优秀表现感到很欣慰,虽然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教师基本功扎实,上课很有激情,对新课标的掌握也比较到位,年轻老师能上得如此精彩,也体现了各学校的“以老带新”、集体备课做得不错。备考就是需要发挥集体协作力量,教研室也将为各校的生物中考备考助力。15        本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有助于课堂教学实效性和高效性的提高。在今后的教研工作中,我们还将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不断反思,砥砺深耕,凝心聚力,奋楫笃行,臻于至善!                   


图片:梁淑萍

文稿:林卓婷

编辑:陈依奇

初审:陈小莹

复审:李   瑞

终审:王晓东